索引號 | 1312312345/2022-14400 | 統一登記號 | HYCR—2022—01012 | 文號 | 衡政辦發〔2022〕21號 |
公布時間 | 2022-07-06 | 來源 |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信息有效期 |
衡政辦發〔2022〕21號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衡陽市關于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機關各單位,駐衡國省屬單位:
《衡陽市關于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政策(試行)》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6月29日
(此件主動公開)
衡陽市關于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
若干政策(試行)
為進一步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與應用、5G應用場景、數字新基建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項目改造等工作,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湘政辦發〔2018〕79號)《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踐行"三高四新"戰略優化企業獎補投入助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衡政辦發〔2021〕15號)精神,結合實際,制定以下政策。
適用范圍
本政策適用于注冊地在衡陽并納稅,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業企業、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及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支持方向
(一)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制造建設
支持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網絡化協同、智能化升級項目建設,重點推進產品設計數字化、制造設備數字化、生產管理數字化,推進設備聯網上云、推廣普及網絡營銷與采購、推進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推進產品和服務智能化、生產制造智能化、企業管理智能化。對于符合上述數字化轉型升級條件的項目,年度投資在300萬元-500萬元(含300萬元)的,單個企業給予一年貼息補貼不超過50萬元;年度投資在500萬元-2000萬元(含500萬元)的,單個企業給予一年貼息補貼不超過100萬元;年度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含2000萬元)的項目,單個企業給予連續兩年貼息補貼,每年補貼不超過100萬元。
(二)培育"上云、上平臺"示范企業
每年安排200萬元培育深度"上云、上平臺"示范企業,重點支持使用本市范圍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根據企業實際購買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金額給予資金補貼,每家企業補貼不超過10萬元。
(三)產業數字化工作推進
支持企業自主開展兩化融合貫標、工業APP建設、數字新基建項目、5G典型應用場景建設、"5G+工業互聯網示范工廠"創建等工作。獲評國家工信部相關試點示范項目給予每家企業30萬元獎勵;獲評市級"5G+工業互聯網示范工廠",按照購置設備貸款5%貼息,單個企業貼息最高限額30萬元;獲評市級移動互聯網重點企業給予每家企業30萬元獎勵;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給予每家企業10萬元獎勵;獲評省級優秀工業APP給予每家企業10萬元獎勵;納入省級"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給予每家企業10萬元獎勵;獲評省級5G典型應用場景給予每家企業10萬元獎勵。
(四)數字化轉型高技能人才培養
支持全市職業技工院校和實訓基地對照全市十四條產業鏈需求有針對性地設置專業,特別是在數控技術、智能制造等重點方向開展專業設置。對輸送一定數量中級工以上的畢業生到本市企業就業的職業技工院校和實訓基地給予獎勵。對接收一定數量畢業生就業的本市企業給予獎勵。同時,將數字化轉型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納入職業技工院校和實訓基地績效考核范疇。具體標準見我市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獎勵資金從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中撥付。
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部門支持"的原則,各職能部門細化落實的責任體系,保障各項政策落地到位。
(二)強化資金保障。建立健全獎補資金分擔機制,對于涉及稅收的,由受益財政按現行財政體制比例分擔。對于財政直接獎補的,四個中心城區獎補資金全部由市級財政負擔;其他縣(市)區及市直園區獎補資金實行財政分擔,原則上市級財政與縣(市)區、園區財政各負擔50%。
(三)綜合評估績效。建立和完善資金績效評價體系,市工信局負責對資金使用情況,開展過程管理和績效監控,組織資金使用情況績效自評,評價結果與今后申報惠企資金額度掛鉤。
以上獎勵政策以該文件為準。本實施意見自發布日期起開始試行,試行期2年。政策實施細則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和市財政局聯合制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